人物故事
王兰凤 : 掌舵银行 学以致用

王兰凤

我校校董,内蒙巴盟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现任苏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银行包头分行工作,历任营业部副主任、会计科副科长、国际结算科科长、昆区支行行长。1999年2月起任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结算业务处处长。2001年2月进入中国光大银行工作,历任苏州直属支行行长、党组(委)书记、光大银行苏州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07年4月调任光大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10年9月起任光大银行总行行长助理,上海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11年6月至今任苏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2007届EMBA校友。


    校媒记者:“想请您简单聊一下您个人的经历,包括求学和工作经历。”

    王校董:“我的经历比较简单,我是天津财经大学本科毕业,学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先在中国人民银行教书,做老师给新员工上课,教了两年,然后就到了中国银行工作,大概工作了4、5年的时间,然后调到光大银行,做过苏州分行的行长,也做过上海分行的行长,然后做过光大总行的行长助理。然后就到了苏州银行做董事长。在光大工作期间,我来上财商学院读了EMBA。”

    校媒记者:您当时在光大工作的时候,为什么会想到来上财读EMBA?”

    王校董:“因为我本身就是学财经的,财经类的院校里面上海财经大学的口碑非常好,可以说是最好的财经院校之一。然后我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一些上海财大毕业的学生,当时就觉得上海财大毕业的学生作风很踏实,基础功底也很扎实。另外,由于我就在江浙沪一带工作,因此,也常常能听到身边人们对上财的评价,可以说真的是有口皆碑的。再加上机缘巧合,有一次我正好来上海财大开会,听说上财正在招研究生,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考试,结果还真被我考上了。”

    校媒记者:工作多年以后,重回校园生活,感觉是什么样的?”

    王校董:“我觉得这也是读MBA的一个非常大的收获。不仅仅是学到了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又回到了这种熟悉的氛围。我们当时的课程安排是一个月里连续上四天课,在这四天里同学们吃住都在学校,每天早晨起床后在校园里或晨跑、或阅读,看着操场上打篮球的同学们,更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真的是回到校园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工作了二十余年的人来讲,真的是非常珍贵的一个机会,因为我们以前在大学里学的知识都已经老化了,而自己又身处竞争性很强的行业里,就自身来讲,也是急切地需要知识的更新,来到上财读EMBA就是获得了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在那期间,我掌握了很多最新的金融领域知识,也接触了许多我从未接触过领域,像博弈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在我过去的学习中,都是没有的。因此,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新学习到的知识马上就可以运用到工作中,解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问和难题。有时我们也会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或者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去请教老师,很多东西虽然我们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不够系统,经过老师们的点拨之后,原本琐碎的知识点就升华成了理论,对于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对于这一点我是最有感触的。”

    校媒记者:对于同学和老师,令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王校董:“现在回想起来,我对张银杰老师富有激情的讲课方式还是记忆犹新的,她上的课信息量特别大,但我们也都能掌握,因为她会通过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认识,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还有很多老师也都让我记忆深刻的,总体来说,我觉得上海财大的老师在教学时是严师,但是在课外、在生活中,他们又会和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良师益友吧。我在其他学校也学习过,但我唯独钟情和认可上海财大的老师们,一位位老师给我们的感觉都是踏实、严谨的,他们具有严谨治学的态度,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学术功底,让我特别愿意去相信他们,我觉得上海财大的这种校风以及文化的传承真的是非常难得的,而这也是最难能可贵的。
    我们同学之间相处地很融洽,平时相互间的交流也很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和故事。因为工作的关系,当时四天的课程,我有两天其实是去不了的,但是同学们都会很热心地帮我记笔记,给我讲解知识点。”

    校媒记者:在财大的学习生活对日后工作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王校董:当时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每个同学在他自己所在行业里取得的成绩,都是我们同学交往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在相处中,看到同学的成长和进步,这是件非常愉快的事。”

    校媒记者:您在1985年参加工作,从中行到光大银行苏州分行行长、上海分行行长,在此期间,您觉得金融市场、银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校董:“这个变化就大了,是中国银行业发展最快的三十年,是中国银行业真正作为市场化的企业,作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窗口变化发展重要阶段。这三十年中,前十年是银行业体制机制的改革,是整个银行业走向市场的开端,而后二十年则是实现银行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的跨跃式发展的进程。这也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中国金融业发展最快、变革最大的三十年中,我是亲历者,见证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这对于我个人的成长也是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的。”

    校媒记者:您从参加工作至今,都在银行工作,您对银行有怎样的感情?您怎么描述和评价您曾经工作过的几家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苏州银行)?是否有想过转变身份,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

    王校董:对银行的感情可以说它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我对银行的感情比我跟家人的感情还要深厚。与家人的感情应该说是人的一种本性,是血浓于水的血缘,但对银行,它是一种融进我生命里,无法割舍的情缘。一天24小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银行,都在与这个行业打交道,因此对我而言,这真的是维系我生命的情感。

    中行是全国性的四大国有银行之一,而且是以外汇见长的银行,而且我在中行也是做国际业务的,总体而言,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中国光大银行是全国性的股份商业银行,也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它是面向全国,走向国际的;苏州银行是规模较小的城商行,也是一家区域性的银行。这三家银行之间的差别其实非常大,可以说,我先后在此三家银行工作的经历,既是从国有银行到城商行的角色转换,更是亲身经历了银行业市场化的改革大潮。
    苏州银行从农村金融起家,是一个区域性银行,虽然与中国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相比,它所服务的范围很小,但这也使得苏州银行拥有了更大的活力,能够实现差异化经营,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校媒记者:“您是否想过转变一下角色,从事银行之外的工作?”

    王校董:“从我的主观意愿上来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银行,因为我很热爱银行的工作,银行业是一个非常拥有成长性的行业,在经济整体架构中,银行也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人们常说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在银行业的工作经历,是对我人生的历练,它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却也不愿自拔。

    校媒记者:您在2001年2月进入中国光大银行工作,当时光大的发展状况如何?”

    王校董:当时中国光大银行还算是一个新建行,要业务没业务、要人手没人手,因此我们当时等于是重新组建培养出了一支队伍,在摸爬滚打中逐步积累自己的客户,塑造良好的信誉和口碑,而这和创业的过程是十分相似的。

    校媒记者:2011年7月份,您从光大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长接手了苏州银行,当时摆在您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当时对于苏州银行要在2014年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十二五期间打造“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特色鲜明的区域银行的这一目标,您是怎么看待的?”

    王校董:“2011年到苏州银行,当时的情况也和我初到光大时差不多,苏州银行是由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深化改制而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原来东吴农村商业银行的覆盖面是非常有限的,所有的网点只在吴县内,在市区和其他县都没有网点,因此我们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和发展。

    这个目标是根据苏州银行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而提出来的,当时苏州市委市政府组建苏州银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引领苏州地方金融发展的排头兵,苏州银行必须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以苏州为根据地、大本营,深耕本土市场之后,要着眼于整个江苏省,此外,苏州在长三角地区是有着举足轻重经济地位的城市之一,因此,苏州银行在建行初期,提出“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的战略布局和定位,我认为是既理性,又充满了发展的挑战。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它的注册资本是30亿元,资本净额130亿元,资本充足率39%。目前苏州银行已拥有50个支行、1个营业部和58个分理处。2010年9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截至2011年9月末,全行总资产845.30亿元,比上年增加305.04亿元,增幅56.46%;全行本外币存款余额491.43亿元,比年初增加118.39亿元,增幅31.74%;全行本外币贷款余额281.29亿元,比年初增加53.61亿元,增幅23.55%。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校媒记者:“在事业发展中,上财的学习生活是否给您带来影响?”

    王校董:上财的学习生活给我带来的影响和帮助很大,比如在战略的管理、发展的定位、战略的实现路径以及对未来的预期等方面,我觉得自己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因为在上财学习的过程中,学校为我们安排的课程里面就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加之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和同学的交流,都让我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地非常透彻。包括在制定苏州银行的发展目标、战略、走向的过程中,我都和我的老师、同学在一起深入地讨论过。”
    校媒记者:苏州银行由东吴农商行翻牌而来,您在经营过程中提出用创新的理念做强“三农”业务的战略发展基点,包括在2012年开始力推文化金融,这些都是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是否也可以说您本身就是一位不断追求改变和创新的人?”

    王校董:因为银行业它是一个发展非常市场化、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就以苏州为例,仅苏州一个地方就有六十多家银行,苏州银行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它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要想在几万亿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就必须在银行的发展战略、市场、产品、客户群体的定位上贴合实际,对市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而我个人所谓的发展冲劲和发展激情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就成为了必然和必要条件。没有这种欲望和意念,我很难带领我的团队走向更好的明天。作为苏州银行的掌门人,如何使银行获得更高的客户认可度,怎样让自己所执掌的银行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都是我不断思索和探究的问题,我觉得这就是竞争带给行业发展的魅力。”

    校媒记者:苏州银行是否有考虑进军上海?”

    王校董:苏州银行其实一直紧跟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脉搏,目前在上海有苏州银行的金融市场部、投行部,未来苏州银行在信用卡创新以及IT的开发等方面也会在上海做一些布局。我自己在上海工作了五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上海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必须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要素条件,才有可能成功的,而选择上海来创建国际金融中心,就说明了上海已经具备了所有的客观需要,市场、人才、创新等因素都在上海汇聚,因此,苏州银行的业务与创新,也必须紧紧围绕着上海而展开,只有拥抱上海才能与之共享金融创新成果。

    校媒记者:“对于上海建设和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您觉得苏州银行可以为此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王校董:苏州银行是一个很微小的分子,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我们的作用微不足道,但是我认为,正是每一个小细胞的积极发展,才造就了上海金融市场多姿多彩的繁荣景象。具体而言,苏州银行一方面将会主动对接、吸收、拥抱上海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苏州银行也希望有机会能把自己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的可取之处传播出去,进一步丰富上海的银行业发展。”
    校媒记者:“您是怎么想到要提出打造一个“舒适”银行的概念,以小为美、以民唯美的城市商业银行的?与您之前的工作经历是否有关联?”
    王校董:我所说的‘小’其实并不是狭义角度的小,而是指苏州银行所服务的客群是以百姓为主的个体,与大集团、大企业、大行业相比,百姓是小的一方。美则是苏州银行的服务目标,通过专业的服务与技术支持,让所有的“小”百姓感受到苏州银行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银行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获长足发展。‘以小为美、以民唯美’应该是这样一种互动关系,而并不简简单单是物理概念上的大与小。
    校媒记者:“家人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是什么态度?”
    王校董:无论是学习EMBA还是平时的工作,家人都完完全全地支持我,没有家人的肯定和鼓励,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因为在银行的工作可以说都是全天候的,所以很难顾及到家里,但是家人对我非常理解,无怨无悔地站在我的背后,让我无后顾之忧,并源源不断地给予我力量和勇气。”
    校媒记者:可以说苏州银行的发展非常稳健,您作为董事长,带领苏州银行一步步走到今天,我特别想问的是,在您眼里是‘时势造英雄’,还是你们这些英雄创造了那个、这个时代?”

    王校董:我觉得这是一个辩证关系,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英雄的定义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大体在其行业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被人们称之为英雄,一个人拥有的社会地位、财富是评判他是否成功的最直观标准。未来又会有怎样的人会被称为时代英雄,我们也不得而知,时势与英雄是相辅相成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只是我遇到了好时代,并在职业生涯中做了一个努力尽责的人,仅此而已。

    校媒记者:您的人生丰富多彩,下一步还有新的规划吗?”

    王校董:我想我会在苏州银行一直干下去,这个平台尽管很小,但对我来说这已经足够大了,如果能在苏州银行的经营管理上实现我的理想,于我个人而言,这已是最完满的结局。但要想获得这个结局,我觉得我还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做,有时候也会觉得疲惫,毕竟银行业中的竞争很激烈,风险管控的压力较大,新业务层出不穷,技术手段在更新进步,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调整,整个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要带领我的团队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走在前列,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智慧才有可能成功。”

    校媒记者:您能否对母校百年校庆献上几句祝福?”

    王校董:“虽然我在上海财经大学只学习了短短的两年左右时间,但我与上财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上财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希望上财能成为中国的哈佛,上财商学院能够成为东方的沃顿,术业有专攻,未来的上海财经大学能成为某一专业领域中独一无二的院校就是我最大的希冀和祝愿。

    母校上海财经大学即将迎来百年校庆,我的内心也是感慨万千,一所学校走过了风风雨雨一百年是多么不容易之事,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一百年是转瞬即逝的,但是作为学校的发展史,一百年的历程却是非常值得称道和庆祝的。“百年耕耘,百年育人”这是我最想对母校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