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万黎峻: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青年主体意识的唤醒

万黎峻

上海财经大学校董,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冠生园互联网金融园区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校媒记者:“您是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上海财经大学校董以及创业学院导师.早在1935年冠生园就曾赞助国立上海商学院(即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当年毕业生纪念册,在当前双创时代,冠生园(集团)为我校的创业创新教育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首届的创业创新大赛由冠生园(集团)冠名赞助,前不久上财创业实训基地也落户冠生园,在这个过程中您对于上财整体的印象如何?您对于上财的学生印象如何?”
    万校董:“我是财大的校友,对于财大的印象,一直以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财大的校训“经济匡时”这四个字,我对这四个字,有比较深刻的一个认识,“经济”二字实际上是对金融的最主要的也是很形象的描述,因为古文里面“经”有对江河湖海治理的意思,“济”实际上是周济、接济,也就是融通的意思,“经济”二字形象描述出现代金融流转、融通、调剂、治理等功能。而我们上海财经大学专修的主要是商科,长于财务,金融领域,并对实务、实体进行服务,所以我觉得经济二字非常简明扼要的点出了金融对于实业的一种支持作用。“匡时”二字则凸显了责任感,“匡”是提振,匡扶,“时”是时局,天时,“匡时”即是以时局为要,经世致用的实务主义。财大的校训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确实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担当起“经济匡时”的责任。总的来说,我觉得财大给我的印象整体就是专业、敬业、严谨、务实;同时也有国际化,灵活多样的印象。这实际上也是深深影响着我在企业经营运营的时时刻刻都抱有着严谨、务实、科学,进取的态度,同时能够有时代担当。
    上财的学子是让人感到轻松且欣喜的一个群体,自信、开朗、乐观还不失幽默。这也是我接触了那么多上财的创业青年之后,给我的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

    校媒记者:“1995年,您从学校毕业后,来到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在传统格局面临重大变化的时候大胆地提出了素易鲜这一全新的产品概念,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产品理念,在素易鲜的研发以及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是否一帆风顺?在这个背后您又付出了怎样不为人知的努力?”

    万校董:“谢谢你对素易鲜的了解,素易鲜产品的开发应该是在16年前,甚至更早,应该是在99年末,当时我是在天厨味精厂工作,素易鲜的开发是对于产品业务战略转型的尝试,放在现在来看,可能不是那么新颖。但在当时主要考虑到我们的传统产品面临一些潜在的危机。于是素易鲜这样一种更新换代的调味品应运而生。并以复合、安全、营养作为其核心。而传统的味精由于环保、能源、成本、毛利以及大部分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担忧,让我意识到传统调味品存在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疑虑。所以不得不从工艺已非常成熟、装备也已经成型、产业工人技术也比较稳定的味精产业,开始考虑产品转型,升级换代。当时我们的味精市场份额还是比较理想的,但由于在上海生产味精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发酵类的产品已经略显不合时宜,如果继续在这样一个传统产业做固定资产投入,那我们之后就可能面临产品毛利越来越低的危机。所以当时就提出开发素易鲜作为味精的升级换代产品,素易鲜主要解决味精可能引发的一些安全方面的争论,并且大幅提高产品毛利。当然我在这里也要说明一点,味精本身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的,它不会在通常的食用条件下产生对于人体的伤害。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国外,主要是海外华人的群体,对于味精的安全性一直有争议、有隐忧,我们也正是考虑到有这样潜在的一个市场分化的可能性,所以推出了这样一个既可以解决对安全的担忧,又能满足大家对绿色和营养的追求的素易鲜复合调味产品。实际上素易鲜产品的开发是作为一个产品系列,基于传统企业二维的产品矩阵,做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探索。其商业逻辑是把已经稳定盈利的明星类产品,保护其利润,与此同时逐步转移其生产场所;同时替代以:培育潜在的,成长性好的,高毛利的新产品,让其快速成长,来确保今后传统味精类产品受到竞争对手或者面临行业监管挑战时,我们能够有新的产品来替代。这样的产品创新对于以单一系列产品为主的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素易鲜研发和推出的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探索和曲折,我们也用了一些创新的方法,当时我们已经采用了和媒体通过交换资源的方式进行合作:媒体方提供广告资源换取我们新产品业务的股权,共同成长。应该说当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那时最大的困难还是观念上的冲突:在我们很多原有的从业人员、经营者认为既然味精是经过严格证明没有危害的产品,为什么要开发它的替代品?这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对产品非常朴素的钟爱和热爱,由此产生令人遗憾的固守。但是消费者不会因为制造者对于产品的热诚而改变对于产品的疑惑,事实上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争议疑虑,素易鲜产品成为行业内的人虽有兴趣但却不作为主要产品推广的一个遗憾。至今还有这样类似的案例。一个成熟企业要何时进行转型,通过产品方面来做升级换代,我们还在做一些总结跟思考。”

    校媒记者:“二十世纪末,您所提出的素易鲜项目步入良性轨道,为集团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国有企业又面临着新一轮挑战和机遇,您致力于打造‘冠生园互联网金融园区’。时隔20年,前后两次您都为冠生园(集团)提供了创新驱动,您是如何发掘这两次机会助力企业发展的?创新对于冠生园这样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又有怎样的意义?”

    万校董:“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前几年我所提出的素易鲜的概念,包括为之付出的一些努力,当时我还是在冠生园(集团)的一个基层单位做的创新探索,还谈不上对于集团层面的贡献。但是现在冠生园集团所做的转型尝试,其中包括互联网金融园区的建设和创新创业的服务是可以结合前面的案例做一些对比的。刚才我说素易鲜是对当初的味精工业产品的二维矩阵的补充和调整,这仍是基于产品业务层面的,而如今的冠生园已从产品制造业转型为现代综合服务业,或者更准确的表述为产业地产加创新创业服务,实际是在三维立体层面的。我们正跳出传统制造企业所固有的生产、市场资源所组成的二维的层面,站到一个新的高度,做一次有意思的探索:我们将传统制造业上的重资产布局转向为现代的综合服务业(积聚新兴产业)。也就是说我们把原来的‘生产经营+市场经营’,以产品为主要载体的企业格局,再增加创新创业服务第三个维度,做一个更大胆的尝试。在这个三维立体布局中,冠生园(集团提出来把文化、数据和金融这三个要素作为这次转型的核心动力。但最终现)代服务业还是要服务于产业实体,以提高实体经营效率,增加企业价值。我们觉得现在智慧制造、工业4.0、物联网的兴起,实际上大多是由于新的移动通讯的技术兴起以后所产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我们的传统制造业如果不及时转型布局,又会陷入20年前同样的困境,所以我们提前做一些尝试,把重资产布局转向为轻资产布局,以服务为主,但更专注于增值服务,即能够产生新的价值的一种服务,也是一种产业经营要素大融通的概念:以产业地产为载体,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创新商业模式,创业经营者团队,新技术,传统企业内部市场,进行汇集、撮合、交易。所以冠生园集团作为传统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可为空间,结合我们现在国企转型改革,实际上是有更深远的意义。”

    校媒记者:“顺应‘互联网+’时代,冠生园(集团)努力打造‘互联网金融园区’、‘梦创空间’等一系列的平台,您本人对于‘冠生园’这三个字也重新进行了诠释‘时时求冠、念念护生、处处为园。’是什么原因让您开始关注创业的年轻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热潮中您和您的企业将担负怎样的责任和使命?”

    万校董:“这个问题非常严肃,说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去关注年轻人,本来一个企业更多地是应该考虑为股东、为资本负责,人只是作为要素之一来考虑。但是我们现在发现,真正的企业,或者说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企业,还是应该从文化入手,以人为本,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提出做创新创业服务载体过程中所产生的深刻的认识。青年人,或者说有创业激情的那些年轻人,为什么能够成为我们这个企业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因为,他们是我们未来健康的,有活力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的中坚力量。如果我们企业经营者不提供一些有效的资源去帮扶他们,那我们所错失的可能是整整一个时代,所以我们冠生园(集团)提出“时时求冠,念念护生,处处为园”其中“念念护生”是我们对爱护青年创新力量方面最主要的表达,因为我们知道年轻人是有朝气的,但是如果他们的想法,他们对于传统产业的反思,得不到呼应,得不到企业的响应,那么他们就会闭塞,他们就会退缩,一旦他们缺少了活力,那我们这个时代就没有未来了。所以我觉得不管从企业现实经营的考虑,还是从长远的社会责任考虑,我们都需要有活力的未来经营者,所以关注年轻人是企业非常不错的选择。”

    校媒记者:“您曾在上海财经大学的‘国有企业的创新’的专题演讲中指出如今的时代需要挖掘创新型人才,并且提到‘不慕古,不留今’,‘以病为师,以苦为友’,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万校董:“这确实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慕古、不留今’出自《管子》,对于青年人来说我们实际就是鼓励年轻人有批判精神,这一批判精神表现在不羡慕传统,不遵从权威;而‘不留今’就是不留恋或者说不贪图现在,永远保持着一种对现存的现象进行的深刻地思考,这就是我想对年轻人传递的信息。
   ‘以病为师,以苦为友’有两层含义,一是鼓励和启发创业者,因为现在传统产业,或多或少有一些让人并不满意的地方,而这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与其去埋怨、嘲讽、抱怨,不如做点事情来改变这一情况,这实际上都是新的产业机会、商业机会。所以说‘以病为师,以苦为友’。这些你看到的不足,你去研究它,去思考怎么解决它,那么你一定可以获得一些创业方面的灵感,这里面蕴藏着大量的机会。第二层意思是,创业本身是痛苦的,一旦选择创业就不会有安逸,一定会有很多焦虑,有很多挣扎,但这些痛是有意义的。有人会质疑这些年轻人为什么要去自寻烦恼?依靠父母,依靠稳定的体制去过比较安逸的日子,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痛苦本身,是我们作为人,作为社会人来说,必须要有的一种经历。这些痛苦实际上是让你摆脱平庸、摆脱堕落、摆脱沉沦的一种代价。如果年轻人可以从这句话里想明白,就可以知道贤达之人所提出的‘以病为师,以苦为友’的深刻含义。一个理性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这些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在爱情上体验,和家人相处中也可以体验,但把这种痛苦的体验放在创业过程中,和市场、和团队成员、和客户打交道过程中产生,这种体验带给年轻人的意义将是非常深远的。我们不希望也不奢望每一次创业都一帆风顺,都会成功,但是这种经历,这一痛苦的过程,它的意义就是:创业之痛是让你摆脱平庸,摆脱庸俗的代价。 

    校媒记者:“您也曾在首届‘冠生园杯’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指出强化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积极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道路,您觉得应该如何看待创新和创业的关系?就创业型人才培养,您能谈谈您的认识吗?”

    万校董:“应该说创新和创业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创新在更大程度上表达的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说实话我们是希望高校的教育让年轻人至少具备科学素养,也就是求真,要追求真理,探索事物的本源,第二就是适当的对一些未知领域和已有的问题提出一些假设,并且对之进行求证,这就是在质疑的过程中、在批判的过程中、在求证的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希望创新更多的是年轻人的一种科学素养的练就。
    创业是在有创新精神的前提下,再发挥年轻人潜在的企业家精神的一种实践,所以创业强调的是一种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欠缺的。社会上有大量的质疑认为创业既然不成功的例子那么多,我们的年轻人会不会因为创业而荒废学业。我想这是见仁见智的,如果我们很功利的认为,学分、毕业证,稳定的就业才是我们学校输出人才唯一标准的话,那么与之对比之下,创业是有非常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但是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我们需要造就一批有顽强意志的,有着实践精神的,想把自己创新想法付诸实践的企业家们,那么即使创业失败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创业实践是更加系统的,更加高级的教育实践。我可以这么说我们传统的教育特别强调集体主义,也就是讲集体的共识、行为标准,但是往往忽略对于个体、主体的一种爱护和启发,但是创业实践,是可以把青年的主体意识激发出来,同时可以挖掘其主体潜能,实现其主体价值的,创业青年们可以通过他的行业影响、社会名望、财富实现等等,来彰显他们的个体价值。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尊重学生青年的个体成长,挖掘他的个体意识、主体意识,那这才是我们社会真正宝贵的财富。因为我们需要集体主义但是不能埋没个体。所以说,创业实践实际上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实践欲望的年轻人,带领一批想实现自己梦想的年轻人进行探索、认知主体意识,激发自身潜能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教育实践课题,经过这样独立思考后,你再去看“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社会意义,就不言而明了。”

    校媒记者:“您既是创业学院导师,又有丰富的行业经历,您是否可以从如何衔接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和培养的能力与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后所需要的技能角度,请您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些建议。”

    万校董:“我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但是我可以从企业的角度,也就是人才需求方来提供一些标准,来供学校进行参考。我们觉得青年人才这几个方面的素质还是应该重视的,     第一,就是要有独立的深度思考的能力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要有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能够提出问题,假设问题,并且去求证它,解决它。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从用人、培养人的角度而言,如果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人云亦云,盲从权威,叫他做什么他再做什么,没有一些主动意识的话,他是不能胜任一些大的工作的。
    第二,我们希望年轻人能有更多的原创的精神,并且能有创业者、企业家的创新实践精神。首先他要有一些原创的想法,而不是照搬,第二是要付诸行动实践的意愿,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应该有的精神状态。我想我们财大创立创业学院的目的也是在于此。
除去这两点,还有一些必备的素养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在这方面是怎样一个整体水平,但是作为企业应用来说,我们觉得这种沟通表达能力是青年们适应社会的第一个前提。第二,我们是希望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一个能够有着主体意识的年轻人,他首先可以接受多样性并且具有包容性,不会为很小的事情产生格格不入的观点,而去排斥他人并封闭自己,这是非常不好的后果,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务实,既对环境比较敏感又能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第三,是要有比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意识,去融入到团队,并且分享自己的一些技能和技巧,帮助团队成功从而实现个人成功。另外我认为年轻人还应该有数据思维能力或者说信息处理能力,我们的很多学生不太善于把能在社会获得的一些公共数据转化成对问题现象的总结,并且做出一些合乎逻辑的预测。希望年轻人有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并且以数据为基础能够做出一些判断和建议的能力,因为未来的社会越来越需要数据思维。大数据时代并不缥缈虚无,未来的社会越来越需要用数据驱动决策:在已有的数据资源下,以数据为基础,能够大致地建立对事物描述的能力并做合理判断。我觉得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在运用数学的能力上应该加强。当然作为财经类高校,上财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最后我是希望所有的年轻人应该注意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商科的学生也可以学习一些工科方面的知识,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的科学素养更加扎实全面。 ”

    校媒记者:“您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经历了不同时期企业所面临的创新问题,在这一路上一定面临过许多挑战,如今中国处在一个瞬息万变,改革和机遇并存的年代,上财莘莘学子,他们面临更加多元的发展道路,您觉得现在的青年学子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综合素养在各行各业立足发展?您对他们又有怎样的鼓励和寄语? ”

    万校董:“年轻人最主要是要有以下几个精神,第一是要有求真的精神,第二要有批判的精神,第三要有实证的精神。我们希望年轻人能有这样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这个时代我们最大的担忧是年轻人把很多的期望,放在由上一辈留下来的东西上,而不是靠自己去拼搏去创造。我希望年轻人更多地是要进取不要保守,要开放不要封闭,自信不要自卑,不要被很多陈旧的观点和现实所奴役。我现在有一个担忧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出来只会想到房子,耗用上一辈的积蓄把自己栓在房子上,那就是被奴役了,所有的工作的动力和出发点就是为了供房子而已,这是对于个性的最大的束缚,如果我们整体社会缺乏对青年人主体意识的唤醒,而让他们背上这样的包袱,这是很大的浪费,也是非常可怕的,我们会陷入一种价值观的混乱当中。所以我特别希望年轻人富有进取精神,这个进取精神就是“时时求冠”所要表达的: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依赖于长辈,不依赖于好的工作岗位。年轻人依赖上一辈的财富,那就没有创新可言,封闭和狭隘最后会导致他没有独立的人格,最后的行为也会不可理喻,这也是让人担忧的。所以说到科学素养,第一就是要有批判精神,永远不要人云亦云,真正做到“不慕古、不留今”。所以青年人主体意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自尊、自强、自重。尊重自己,你才可以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所以实际上我讲的是对人的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潜力的挖掘,创新创业无外乎就是将人的个性释放出来。年轻人个性成长了,这个社会成长的后劲也就有了。因为金钱也好,资产也好,只要是有形的资产都会流失,而人的主体意识一旦觉醒,其潜力是无穷的,他可以在学术上有贡献,也可以在实业方面做社会的推动力,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校媒记者:“为提高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发起,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您认为这对促进上海地区乃至全国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您对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有什么样的建议?”

    万校董:“应该说这个联盟的成立非常及时,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把高校所有的创业资源进行整合,是一种大家自发的能够互通资源信息的组织。所以我觉得高校的创业教育联盟首先应该发挥在创业方面的资讯、服务、信息的分享和交流。第二是要将一些创业课程或者成功案例,成功模式进行分享、交流和借鉴。第三,能将各学科整合利用起来。这个联盟是跨学科的,因为各个高校的专长不同,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能够把工科类的,技术方面的、设计类的、商科类的,还有一些领导力方面的、管理方面的、市场方面的,不同学校中的优势学科所积淀出来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在这个联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跨学科交流的共建、共荣的氛围,所产生的效果将是巨大的。这个方面我对这一联盟的期望还是很高的。
    至于建议,我觉得既然成立这样的一个联盟,就应该把它真正的作用发挥出来,首先要增加其活跃度,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有了活跃度,就可以促进交流,没有活跃度联盟就会变得松散,第二是要有温度,真正地贴合创业群体,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受益,这样投资机构也会感兴趣,而创业团队也能真正学到东西。最后,我认为联盟应该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发挥主流高校在创业教育、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让学生们、让创业者们理解新时期底下年轻人所依靠的应该是对领导力和创新力的认识和把握,然后能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将高校已经有的学术成果真正地通过有效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来推向社会。这也是科学素养里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实用,就像财大的校训“经济匡时”,最终是要落到这个“匡”字上。现在我们需要年轻人从一开始在学校具备一些创新思维,到后期能做一些创业实践,失败也不要紧,但不能再让年轻人沉迷于由授权形成的权力。那么最终他就能体会到领导力的核心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然后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并且能够超越个人或者说世俗的一些功利性的追求,带领团队达成有意义的成果目标。我希望通过高校的创业教育联盟培养出这样一批真正有担当的,能够匡时的企业家,或者是具有企业家精神潜质的年轻的创业群体,再将高校的创新成果推广到社会上,为社会提升价值,创造价值。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创业教育不能功利化:赚多少钱、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拿到多少投资,这些不能用来量化创业教育成果,因为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青年主体意识的唤醒,其价值在于成就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青年群体,所以我们应该调动社会资源,尤其是我们实业界,应该提供这样的资源,把一些闲置资源,比如实践岗位、创业空间、工位,这些资源本身不会直接产生经济价值,但可以年轻人参与进来,然后通过各种创业大赛,创业路演去增加他们历练的机会,让他们和经营者交流,最终让青年企业家群体去了解人性,唤醒自己的主体意识,把自己的创造力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潜质激发出来,用这样的价值观驱动他,那么他就可能成就一个非常伟大的公司,提供更多地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然后让他们把成功再回馈到高校的创业教育,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建议不要局限于短期的功利要求,拿传统的标准来对创业教育进行约束和限制。可以说,在创业教育上面的投入和包容,一定是功不唐捐,那就是你做得越久,越纯粹,越专注于创业群体主体意识的唤醒,其功效也会越来越大。为什么现在有的名校动辄有校友捐赠几千万,用于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实际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我们现在的高校需要这样一个机制。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需要我们用更加包容的态度来看创业教育,那么这条路才能走的通。我们大学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也是我们企业界、实业界所乐于见到的,我们甚至鼓励这些青年才俊出来之后能和我们竞争,因为这种竞争是良性的,有了这种竞争才能迫使我们企业不断的去学习和进步。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时不我待,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服务来挑战我们,这样的挑战,应该是时代的荣幸,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变革,我们应该推动它,所以这个联盟应该更具包容性,更具多样性,更具动态性。”

    校媒记者:冠生园正在探索一条基于国有资本基础的创新创业平台管理的道路,目前正努力向众创空间经营与投资的华丽转身。上海财经大学也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举措来深化我校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从冠生园(集团)与上海财经大学的校企合作的角度,请您对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万校董:“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创新创业合作,高校是做创新创业的教育而企业是做创新创业的服务,两者之间的这种创新创业合作,实际上双方都是一种服务的提供方,但是可以有很多结合点:高校的特点是长于理论,理论的建设和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高校可以比较快的,比较完整的收集到全球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模型和案例,而我们的企业的长处则在于能提供更加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应用场景,让这些创业的学生们能有真实的创业环境,这是我们的长处。我觉得我们两方面完全可以做到很好的呼应和配合。而且高校和企业之间,我是希望能互相帮扶来共同完成这件事,现在提倡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这些模式。高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智力资源、智力支持,而企业更多的提供资金、场地和市场,还有在一些实用的技术上我们也完全可以对接到一些创业项目中,应该说合作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我是期待冠生园(集团)和上财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有更多地碰撞、更多地交流,更多地互动。”